我国每年4月至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因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且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因此成为幼儿园中发病率最高的儿童传染病。由于该病是一种传染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毒来势凶猛,家长们难免都会担心自家宝宝被病毒感染。香港方健就来告诉大家怎样应对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 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病例发生;全年发病,春夏季高发。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或日常接触传播。
患儿发病时,多先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现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红疹、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年长儿童会诉头疼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患者和隐性病毒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均无交叉免疫;5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3岁及以下)容易好发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人传人—人传环境—环境再传人”的方式不断地传播。
1.以手-口(粪-口)传播、皮肤粘膜等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2.间接接触亦可造成传播(接触门把手、衣物、食具、玩具等)。
3.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中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如打喷嚏)传播。
4.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感染。
5.食入不洁净食物、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造成的传播尚不能排除。
之前得过手足口病就会终身免疫吗?
能导致手足口病病原体共有二十多种,被其中一种病毒感染过的患儿痊愈后,仅对曾经感染过的病毒类型有免疫,其仍然会因为感染其他类型的手足口病病毒而导致再次患上手足口病,孩子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反复感染。
而且每年流行的肠道病毒种类都不一定相同。因此去年中招了,今年还是有可能中招的,甚至一年之间多次得手足口病的患儿也是大有存在的。
预防感染手足口病该注意什么?
1.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减少或避免到游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玩耍,以防感染。
2.观察身边有无患病儿童,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减少被感染机会。
3.患病儿童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和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居家隔离期间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
4.高热不退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有呕吐、肢体抖动、肌无力、四肢冰冷等重症倾向及时住院治疗。
5.做好家庭清洁卫生、通风,玩具、被褥加强日晒。
6.幼儿及其看护人员注意洗手和卫生清洁。
另外,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防控由EV71病毒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同时,也能够起到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的概率。家长可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
流行期间家长每天晨起或晚归时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肛门周围处皮肤有无红疹,口腔有无疱疹,注意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的变化。